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

宣言與目標

設立宗旨

  本會係以培育及推動古都保存再生之相關人才與活動為設立宗旨,致力於空間文化資產之保護利用及人為環境品質的改善提昇,藉以促進社會人文素質與人際關係之良性發展,共創明日美好的空間環境。

 

 

發展目標

(一)辦理各類歷史建築與環境之保存再生相關活動,教育民眾珍視生活周遭的文化資產。

(二)整合各領域有心之專業人士,致力提升傳統空間和歷史建築之保存與再生相關技術與研究水準。

(三)積極發表、出版歷史建築與環境保存再生之相關刊物文章,促進整體風氣之推展。

(四)獎助學生從事歷史建築與環境保存再生相關工作,落實文化資產之基礎研究。

 

 

成立宣言

  歷史建築與環境是人類社會的生活經驗累積,亦為眾人所成就的共同文化遺產,其建構與成形,需累世而漫長的歲月,然其瓦解與破壞,卻輕易且快速。二次戰後,歐洲各國有感於既有建成環境飽受戰火摧殘,紛紛推動傳統聚落市街之保存維護,因此造就出許多成功的歷史環境保存再生案例。

 

  反觀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,不僅起步較先進國家晚二、三十年,而肇始於1970年代的古蹟保存運動,在歷經多年努力後,雖累積部份成果,但仍侷限於點狀的保存策略,並無法抵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既成空間的破壞;當面臨開發或保存的抉擇時,老聚落與古建築多遭遺棄之命運,以換取速成的利益。台灣的都市與聚落,在歷史建築與環境紛紛崩解後,逐漸喪失自我特色而日趨醜陋,且群眾社會所賴以長期穩定運作的傳統人際關係和各類社會組織,亦隨之瓦解,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。

 

  近年來隨著大眾傳播日趨普及、自由和多樣化,各先進國家的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觀念與技術紛紛引入台灣,對此地的保存工作進而產生良性的互動和影響。1990年代之後,政府與民間開始以積極之態度,關注空間環境的內涵與品質,台灣各地的老街、傳統聚落、歷史建築甚至產業設施等,漸獲得應有的重視和保護。今日,文化資產保存趨勢已從古蹟建築個體之「點」的保存擴及到整合空間環境之「面」的保存。如何妥善維護及運用這些珍貴的空間和社會資源,擺脫過往「殘蹟或原物」的靜態保存方式,邁向「再生與活用」之動態保存理念,並與社區發展緊密結合,共創「保存與發展」之雙贏局面,實為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之成敗關鍵。

 

  傳統空間環境之實質構成,具有親切的尺度和優美的造型,且內蘊豐富的人文及歷史典故,不僅與生活其中的居民之生命和鄉土情感深深結合,亦是眾人心靈寄託之所在。這些蘊含過去社會共同文化與美學觀的市街聚落與建築,實擁有無可取代的價值,成為現有城鄉環境彰顯其特殊文化內涵和邁向優質發展的新希望。

 

 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,一群來自全台各地,關心這塊土地的歷史建築、並對市街聚落之未來發展懷抱著美麗憧憬的人士,聚集於擁有最多建築和空間文化資產的台南市,創設了「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」。我們期望能整合各界的力量和資源,藉由各類活動之辦理、相關論述之引介宣導,以及保存再利用理論和技術之研發等,來呈現歷史環境與建築所潛藏之珍貴意義和價值,積極喚醒民眾對生活周遭環境之文化資產的重視,群策群力,共同追尋福爾摩沙的本色,再造二十一世紀的美麗之島。